媒體評論
· 一個城市裝得下幾個24小時書店? (05-07)
· 閱讀:品質(zhì)比數(shù)量更重要 (04-30)
· 裝上“假肢”的古村落怎能走遠 (04-25)
· 評論:實體書店能否打好“用戶體驗”這張牌? (04-23)
· 文化時評:閱讀見證城市高度 (04-23)
· 文化時評:何必急于跟“文藝片”劃清界限 (03-27)
· 鄉(xiāng)愁,如何才能記得住? (02-20)
· 農(nóng)家書屋緣何乏人問津 (02-19)
· 中國觀眾為何愛看“夏洛克”? (01-20)
· 古典音樂進地鐵:“拿來”還需接地氣 (01-20)
· “文化熱戰(zhàn)”時代當顯中國自身魅力 提高文化軟實力系列述評之一 (01-16)
· 給實體書店更多的政策扶持 (01-15)
· 主持人規(guī)范用語:必須的 (01-15)
· 文化站長不是專門寫材料的 (01-14)
· 評論:期待自律下熒屏更加清爽 (01-13)
· 文化反腐何必梁山排座 (01-10)
· 為“官員兩丟自行車”叫好 (01-10)
· 別曲解了“方言限令” (01-09)
· APP、二維碼、微信 新技術能否為博物館“掃”出未來 (12-31)
· 以文化之力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(12-31)
· 3D人才培養(yǎng),僅有技術還不夠 (12-24)
· 藝考改革,請多聽聽師生意見 (12-24)
· “禁令”之下,賀卡“寒戰(zhàn)” (12-24)
· 文藝批評需走出四種規(guī)定性 (12-23)
· 冬至出“烏龍”折射民俗文化的迷失 (12-23)
· “記得住鄉(xiāng)愁”的規(guī)劃是好規(guī)劃 (12-16)
· “游客止步”越少越好 (12-13)
· 文化志愿服務:播撒春雨匯成河 (12-13)
· 中國食文化應該如何申遺 (12-12)
· 基層博物館與高校文博學科如何實現(xiàn)共贏 (12-12)
· 文化消費意識亟待深化 (12-12)
· 動漫產(chǎn)業(yè)鏈需有文化“魂” (12-11)
· “傍潮流”不如關注絕版書 (12-11)
· 以文化之力托舉偉大中國夢 (12-11)
· “虛胖”的國產(chǎn)電視劇該減肥了 (12-04)
· 電視劇莫要贏了市場丟了觀眾 (12-02)
· 藝術圈為何熱衷出國辦展? (12-02)
· 工程為文保讓路當成慣例 (12-02)
· 電視綜藝節(jié)目如何從引進步入原創(chuàng) (12-02)
· 農(nóng)民文化節(jié)因“農(nóng)”而變 (11-29)
· 語文教材豈能失真? (11-29)
· 當修地鐵遇上文物保護,誰給誰讓路? (11-13)
· “隨手拍”需自律 (11-29)
· “限娛令”為何又加強? (10-22)
· 星巴克咖啡定價有問題嗎? (10-22)
· 為舉報論文造假退出院士增選,值不值 (10-22)
· 評論:城市忽視文化就是“土豪” (10-29)
· 文化企業(yè)上市受挫 理性看待文化金融熱 (07-12)
· 私人圖書館:既需借力,更要助力 (07-12)
· 樂器制造迎來材料革命? (07-12)
· “待遇”不同讓民辦博物館處境尷尬 (07-25)
· 出版業(yè)智能化將成主流發(fā)展趨勢 (07-16)
· 從孫健君到郭敬明 他們是電影導演還是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? (07-15)
· “工程為文物讓路”不應是新聞 (11-29)
· 努力轉(zhuǎn)變文化發(fā)展方式 (10-26)
· 善用具象,文化傳播更有氣象 (09-17)
· 文化名城不是用錢堆出來的 (09-10)
· 《求是》評論員:大力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 (09-01)
· 新華社:正確把握文化體制改革的方向 (08-24)
· 人民日報:牢牢把握文化發(fā)展主動權(quán) (08-24)
· 新華社:增強文化體制改革的針對性實效性 (08-24)
· 人民日報: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打破體制障礙 (08-24)
· 光明日報:以改革創(chuàng)新解放和發(fā)展文化生產(chǎn)力 (08-24)
· 光明日報:以高度的自覺和自信創(chuàng)造文化建設新輝煌 (08-24)
· 光明日報: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(08-24)
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