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政 | 國際 | 港澳 | 臺灣 | 財經(jīng) | 法治 | 社會 | 紀檢 | 體育 | 科技 | 軍事 | 文娛 | 圖片 | 視頻 | 論壇 | 訪談 | 微博

2013年11月21日

VOL 164期

“爭議”駱家輝會留下什么
“爭議”駱家輝會留下什么
“擔任駐華大使是我一生的榮耀,作為華裔美國人,我非常感謝奧巴馬總統(tǒng)給我在過去兩年半時間內(nèi)擔任駐華大使的機會”,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20日突然發(fā)表聲明稱要卸任,迅速引起媒體關注。其實,自2011年8月14日在華履新后首次舉行媒體見面會,這位有著“華裔”血統(tǒng)的美國外交官的一言一行,一直是中國媒體追蹤的焦點。其間,駱家輝乘飛機坐經(jīng)濟艙,自己用優(yōu)惠券買咖啡等個人生活“秀”,在中國輿論場尤其是社交網(wǎng)絡上引起廣泛爭議,一度被當做對比中國官場作風的“鏡子”。對此,有大力推崇者,亦有不屑者。但是,回歸到駱家輝大使身份,其為促進中美交流與合作做出的積極努力,我們沒有理由不贊賞。既然駱大使有心回歸家庭,就讓我們祝他好運。
駱家輝宣布辭職 明年初回美國與家人團聚

駱家輝宣布辭職 明年初回美國與家人團聚

履新:曾被中國人寄予“厚望”

如何理性看待駱家輝華裔背景

華裔背景,對駱家輝的美國駐華大使身份,既有正面影響,也有負面影響。事實上,擔任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的王曉岷也曾對中國媒體表達過:同樣身為華裔,“吃中餐比較多,接觸中文比較早,但并不會影響想法和信仰”;并且,華裔面孔給工作帶來的“好處是比較了解中國,遇到事情時更能理解中國的反應,不便的地方是中國人期望有所不同,但并非如此”。[點擊詳細]

駱家輝的優(yōu)勢及挑戰(zhàn)

駱家輝是美國政壇有名的“親商派”。他是個民主黨人,但在對大公司的友好和反對征收新稅等方面,是與共和黨觀點一致的。他在當華盛頓州州長時,對該州的大公司如波音、微軟開拓市場幫助頗多。在任美國商務部長期間,美國對華出口增加也很快。奧巴馬政府認為,增加出口是挽救美國經(jīng)濟和促進就業(yè)的重要途徑,其中對華貿(mào)易也非常重要,這是奧巴馬挑選駱家輝做大使的一個原因。而駱家輝在這方面的確有專長,如無意外,他做駐華大使,估計對中美貿(mào)易會有較大的促進。[點擊詳細]

駱家輝稱中國面臨知識產(chǎn)權挑戰(zhàn)

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知識產(chǎn)權圓桌會議上稱,中國面臨嚴峻的知識產(chǎn)權挑戰(zhàn),削弱了中國推進創(chuàng)新的努力。駱家輝表示,中國在保護知識產(chǎn)權方面還有“很長的路”要走。對此,中國外交部發(fā)言人秦剛14日回應稱,中國政府當然高度重視知識產(chǎn)權保護。在知識產(chǎn)權保護問題上,中方希望有關國家能夠加強對話交流,增進相互了解,而不是一味施壓、指責。[點擊詳細]

駱家輝稱三中全會再釋開放信號

駱家輝認為,鄧小平在30余年前所進行的改革和開放為中國帶來驚人的發(fā)展和現(xiàn)代化,而中國決策層在近期重申致力于進一步改革和開放,使中國經(jīng)濟更具可持續(xù)性,也讓市場力量發(fā)揮更大作用。駱家輝談及中國國有企業(yè)、利率以及農(nóng)村土地等領域的改革措施,并表示對這些改革寄予厚望。他認為,持續(xù)的改革和開放過程能釋放中國人的全部潛力,有可能實現(xiàn)一些偉大的成果。 對于中美兩國的關系,駱家輝認為,兩國正在努力建立一種新的關系模式,“避免(進入)一個新興強國和歷史強國之間抗爭的歷史性陷阱”。[點擊詳細]

爭議:駱氏行為一度引中國輿論分裂

做好自己 何必糾結(jié)駱家輝

駱家輝自己排隊買咖啡、自己拖行李赴任,公務出差乘坐經(jīng)濟艙等行為,一再成為公眾眼球聚焦的目標。對此,國內(nèi)輿論,特別是新浪微博上形成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:一些人贊賞有加,拿他作為批評國內(nèi)官員奢侈之風的標尺;另一些人則從這位大使的個人“秀”中,嗅到了某種“陰謀”的味道,大加鞭撻。平心而論,駱家輝的這些做法,在外交使節(jié)中并不罕見。中國很多駐外大使也都會自己拎箱子,自己排隊。我們沒必要將太多的目光透射到這里。[點擊詳細]

駱家輝的“官樣”為何被人推崇

駱家輝之所以沒有擺排場,之所以同一般乘客一樣,應該是長期以來的美國官場文化所定。如果說駱家輝在美國動不動就大擺排場,公眾見他一面比登天還難,他長期處于與公眾隔絕的狀態(tài),那么他還會如此“隨便”地乘飛機前來嗎?真要那般或許別說來了,就是能不能在美國官場混都成問題。反觀中國官場,潛規(guī)則橫行,一些地方領導的官威大得嚇人,比如,某重要人物為提前打招呼就能讓飛機多等會兒;某領導默許污染企業(yè)就能重新上馬;某領導下基層視察,警察就在道邊站著“維持秩序”……諸如此類,令人倍感憤懣。[點擊詳細]

恒安石的抗日不解緣

恒安石是第一個擁有漢語姓名的美國駐華大使,也是第一個出生于中國的美國大使。他于1920年6月1日出生在山西汾陽,父親是傳教士、漢學家,曾任汾陽銘義中學校長,1940年恒安石曾任北京輔仁大學附中教師,太平洋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他被捕入集中營,關押在山東濰坊樂道院,1944年5月在中國農(nóng)民張興泰、王道文等幫助下成功越獄,和中國結(jié)下不解之緣。[點擊詳細]

老布什騎車串胡同

老布什最有名的就是“騎自行車了解北京”,他經(jīng)常和妻子騎著自行車穿行于北京的胡同,由于當年“外賓”稀少,他們曾引起中國老百姓的關注和圍觀。后來老布什坦承,他整天在北京街頭騎車,這種獨特的體驗讓他受益匪淺,“每天都有新的發(fā)現(xiàn)”。據(jù)說他是第一個參觀秦始皇兵馬俑的“外賓”,以至于里根總統(tǒng)訪華時曾開玩笑稱“那些兵馬俑應該對那個外國人(老布什)很熟”,而他對烤鴨的癡迷更是名聞遐邇。[點擊詳細]

【責任編輯】朱永磊
安倍遍訪東盟難撼中國影響力

Vol 安倍遍訪東盟難撼中國影響力

有日媒評論稱,安倍迫不及待地完成對東盟十國的訪問,目的在于既要開展同東盟的廣泛合作以推動經(jīng)濟增長,同時也要構(gòu)建針對中國的包圍網(wǎng)。但更多輿論認為,構(gòu)筑對華包圍圈,不過是日本的一個臆想,不可能抵擋中國在東盟影響力,安倍再多的折騰也只是地緣政治小伎倆。[點擊詳細]

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