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孩子就是我的光”
2020-11-17 14:55:08 來源: 新華網(wǎng)
關(guān)注新華網(wǎng)
微博
Qzone
圖集

  新華社蘭州11月17日電? 題:“孩子就是我的光”

  新華社記者周圓、杜哲宇、崔翰超

 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去,常山教學點窗明幾凈的教室里,王建林寫著板書,臉幾乎貼到黑板上,“啤酒瓶底”一樣厚的眼鏡片上落滿粉筆灰。一筆一劃,每個字都工整有力。

  常山教學點是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最偏遠的教學點,目前設(shè)有學前班和一年級。33年來,王建林是這里唯一的老師。

  1987年冬天,接替病危的大哥走上這三尺講臺,王建林從此離開城市,把青春奉獻給了鄉(xiāng)村教育事業(yè)。

  “我是靠讀書走出去的,明白讀書對山里孩子的意義。”王建林說。

  “一等人忠臣孝子,兩件事讀書耕田”是當?shù)厝说募矣?。會寧縣地處黃土高原,土地貧瘠,讀書是走出大山的主要途徑。

  最初,常山教學點只有一間教室,黃土打墻,碎瓦遮頂,3個年級的20多名學生擠在一起。缺桌少椅,書本稀缺,王建林在操場上整出一塊平地,學生用木棍等物在地上演算、練字,草編成的跳繩和脫了皮的皮球是僅有的體育用品。

  雨天,教室成了“水簾洞”;雪天,王建林要從鄉(xiāng)上挑煤回來給學生御寒。

  王建林改良教學點采用的“復式教學”,將各年級的課程重新編排,使得所有年級能一起聽課,調(diào)動學生的積極性。

  艱苦的環(huán)境并沒有給這里的成績減分。在全鄉(xiāng)教學評比中,常山教學點的多項考核指標常年名列前茅。

  澆灌了學生的心田,放學后,王建林還要耕耘自家農(nóng)田。晚上備課、批改作業(yè)。農(nóng)忙時節(jié),他頂著月光挑糞耕地,第二天雞鳴之前,還得到地里忙活一陣。

  教學與生活“無縫銜接”,勞累不堪的王建林在1997年患上眼病,但也沒給自己批過一天假,“我請假一天,耽誤幾十個學生的課程,算下來就是耽誤幾十天?!?/p>

  由于疏于治療,小毛病落下了病根,常年視線模糊,看不清黑板上的字,可他認為,“孩子們就是我的光?!?/p>

  王建林不是沒有機會離開這里。多年來,許多待遇優(yōu)渥的崗位向他伸出了橄欖枝,但他一一婉拒,因為他深愛著這片熱土,堅守著孩子眼中的“星辰”。

  與此同時,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進展,常山教學點的條件持續(xù)改善,電腦、電子黑板、電子琴……很多學生沒聽說過的教具出現(xiàn)在教室,嶄新的練習冊替代了土地上的“田字格”。

  據(jù)統(tǒng)計,2013年以來,會寧縣共建設(shè)校舍面積376914平方米,累計投入教育裝備資金8415.44萬元,其中農(nóng)村義務(wù)教育階段投入6383.19萬元。

  “教出一個孩子,一家人脫貧致富就有了希望?!蓖踅止步坛鼋?00個學生,其中40多人考上大學。

  也有學生在王建林耳濡目染之下,回到家鄉(xiāng)投身教育事業(yè),31歲的張翠霞便是其中之一。

  大學畢業(yè)后,張翠霞回到家鄉(xiāng)成為一名初中老師,她依然記得小時候,王建林拿著粉筆頭在凹凸不平的黑板上寫的板書,一個月都舍不得用完一根鉛筆。

  “我要做一名好老師,讓孩子們的未來有更多選擇?!睆埓湎伎粗裉焱陚涞慕虒W環(huán)境和一雙雙求知的眼睛,也體會到了當年王老師的苦心。

  近年來,《鄉(xiāng)村教師支持計劃》《關(guān)于加強新時代鄉(xiāng)村教師隊伍建設(shè)的意見》等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,通過完善待遇保障機制、暢通職業(yè)發(fā)展通道等方式,鄉(xiāng)村教師的育人環(huán)境得到大幅改善。

  天色漸亮,一面國旗在操場中央徐徐升起,四個學生莊嚴敬禮,齊唱國歌。清脆的童音,飄向山外。

【糾錯】 責任編輯: 周楚卿
加載更多
天山腳下稻花香
天山腳下稻花香
金秋菊花香
金秋菊花香
秋日海岸
秋日海岸
秋日海上魔鬼城
秋日海上魔鬼城

?
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6750304